2013-10-24
自古以來,廁所似乎就不為人們重視。現在人們講究生活質量了,自家裝修的衛生間體面漂亮,可到了大街上找公廁,卻總免不了皺起眉頭。這些年來雖然有了不少改善,但還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轉變,公廁數量不僅少,而且條件也差,味道挺重。于是有人內急,就喜歡去大飯店,不是去吃飯,而是去上廁所。
國情在此,不可能把街上的公廁整得像酒店里的一樣,以前搞豪華公廁,走“公廁產業化”的思路都以失敗告終。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,我們到底要什么樣的公廁?我們為什么要這樣的公廁?
公廁是公共設施,公共設施就得符合公眾要求。公眾的要求是什么?我們人多,上廁所的就會多,所以就要求廁所方便,盡量別有那么大的異味兒;我們資源少,用什么都得省水,所以就要求廁所盡量節省。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要求,在科技手段下都能滿足,有用細菌的,也有用泡沫的。一舉兩得,讓人上廁所的時候,能感覺到時代的進步移動廁所租賃。
當然,搞這樣的公廁,成本可能會高一些,但賬得看怎么算——普通公廁大家上著不方便,而且還浪費水,各種設施的損壞率恐怕也會高些,也許一次性投資略低,但以后投入在這上面的人力物力,肯定會比建新式廁所來得多,更何況水資源又是這么稀缺和昂貴。如果賬能算過來,公廁變革就是順理成章而且意義重大的事情,就值得盡快推廣和提倡。
比如,火車是大多數人依賴的交通工具。有媒體報道,中國每天有3000噸糞尿污水從火車上灑向鐵路,火車糞便直排已經嚴重污染生態環境。這就給我們提了醒——最需要環保廁所的,實際上是火車。火車的車廂設計已經有了變化,還用上了暖氣空調,可廁所卻讓人很遺憾——基本還是老樣子,走到哪里,排泄物丟到哪里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小小的環保廁所,可能會對我們的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。
|